(资料图片)
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遥山皆有情。绿水青山、碧海蓝天、万千生灵在地球上相依共生,构成了一个复杂庞大而又精妙绝伦的生态系统。
生态,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。“天地与我共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”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;“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”吐露生命的本质。古往今来,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关自然环境的作品不计其数,无不闪耀着古代先贤的生态智慧。近代以来,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,一些机器模糊了虫鸣,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,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。
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,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,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曾经飞沙的毛乌素沙漠,如今重披绿装;“东方魔方”草方格紧紧“锁住”宁夏中卫的黄沙,让“塞上江南”实至名归;城市里昔日黑臭的“生产岸线”变成绿色“生态岸线”。一个个“绿色奇迹”的背后,印刻着无数人的奋斗坚守;一个个“复绿染绿”的故事,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。
共饮一江水,共护长江美。被赋予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使命的宜昌,拥有世界级的山水资源和自然风貌,位于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,是推进长江大保护生态政策的排头兵。
近年来,宜昌在城市发展中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从“化工围江”到“江豚逐浪”、从王家河油库码头转变为江豚广场和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、为中华鲟让路而设计成悬索桥跨江的伍家岗长江大桥......宜昌以壮士割腕的气魄,通过多年努力使河流复青、岸线复绿,实现高水平长江生态保护修复,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的新路子。
纤纤不绝林薄成,涓涓不止江河生。生态保护非一日之功,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、保护者、建设者。从爱护草木、保护水资源等身边小事做起,从节约水电,绿色出行等点滴日常做起,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,让节约成为日常习惯,让节能成为生活态度,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之城。
助力长江大保护,推动健全生态保护制度体系越织越密、越织越细,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向实里走,向长效走。共同绘就“万里江山恣意开”的生态画卷,共赴“美丽中国”之约。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邓羽雪(宜昌夷陵)
责编:詹蔷